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
《“教学做合一”理念下九年一贯制学校课堂诊断与改进行动研究》
研究报告
苏州市吴江区菀坪学校 课题组
基本信息与研究概况
我校主课题《“教学做合一”理念下九年一贯制学校课堂诊断与改进行动研究》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陶研课题。从2020年立项至今,在课题研究组长吴国华书记的带领下,历时三年余,我们遵循“把握研究关键环节”、“统筹规划研究过程”、“保证研究具体可操作”等原则,保障研究过程规范化、科学化,将主课题分解成五个子课题,小学部和初中部的科研骨干分别负责子课题的研究,并以点带面在全校开展围绕主课题的微型课题研究。组建了强有力的研究团队,为课题研究搭建了平台,认真扎实按预定步骤做好课题行动研究,使课题研究活动有序、科学、高效地开展,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课题研究目标及达成情况
通过本课题研究,实现学科教和学的方式的变革,探索课堂教学的改进。通过课堂诊断把各个学段、学科的培养要求落实到单元教学和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组织中,实施教学改进后达成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的培养目标。使学科综合素养的研究聚焦于如何将宏观上位的“教学做合一”理念具体化,并最终与微观的学科教学、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将理论层面的内容具象为教师可实际操作的具体内容。从一个学科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中,落实对学生的素质培育和人格培养。将学科素养和能力与学生的成长历程、学科的教学推进紧密结合,关注学生通过学科学习可以得到培育和塑造的素质和能力。立足校情,初步形成基于“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教学改进菀坪学校研究模式。
(二)课题研究内容及完成情况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课堂诊断标准,技术和方法的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进行课堂诊断与改进的形式,策略和内容层面的设计和布局,是课堂诊断手段及方法的研究。对课堂诊断中要把控的听评课形式,深度及广度,目标和主体,分类情况和相关变量做好充分的研究与准备。
“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二度设计的研究。作为课堂诊断与改进研究的表显性成就形式,课堂教学的二度设计是重要的手段。主要是二度设计时与课堂诊断前设计比较方法和形式的研究;二度设计中解决(前期诊断出现)问题表述(标注)方式的研究;二度设计后课堂实践再诊断的研究。
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教与学行为改进策略的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即在实验过程中依据学生原有的学科能力水平,不断调整、改进研究策略及方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更多关注预设与动态生成有机结合的一种有效策略的研究。
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奠定课题研究开展的理论基础。结合我校实情,通过采用“实践——诊断——改进——实践”的循环研究模式推进课题工作,初步形成了具有菀坪学校模式的课堂教学改进策略案例集及评价制度,立足课堂,通过“教学做合一”理念诊断课堂教学,改进学科学科教学的课堂模式,扎实推进对学生的素质培育和人格培养。
(三)课题研究方法及运用
我校开展实践研究时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和课堂教学诊断及改进相关的教育理论、课堂教学发展的历史进程、研究的重点热点、经验与不足,为课题研究创设一个较高的立论点。通过调查研究法,对教师教学行为(观念、经验、教学特色与存在的问题等),对学生学习方式、类型、水平等的现状调查,使之全面把握好课题研究重点和基础,选准研究方向,突出课题研究的现实性和针对性。通过案例研究法组织和指导教师围绕“教学做合一”理论及课堂中教师,学生行为发展的相关内容开展案例研究。本课题最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方式,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不同课堂教学方式的意见,分析现有课堂教学效率现状,在实践中探索课堂教学改进策略,并在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总结、提炼、推广。最后通过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及时调整并完善研究方案,将经验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四)问题解决情况及操作流程情况
立足研究视角,课题组成员设计制定学科教学设计、课堂授课等情况的问卷,通过对小学部和初中部的学科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传统的教学设计大多以教材章、节为基本单位,着眼于学科知识点、学科基本技能的传授、学习内容重难点的突破,缺乏对学生“做起来”的设计,也没有反映出课程发展中学生的能力的提升。通过几年来的研究和实践,立足课堂,贴近教师,关照学生,通过对课堂教学结构的诊断,对课堂观察进行提炼,用“课例诊断”来指导研究,不断调整与改进再实践,寻找符合培育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提升的课堂教学新结构,并研究每个环节实施的具体方法和时间分配,并形成初步的评价体系,最终实现对学生的素质培育和人格培养。我们的操作流程为:学习中提升对本课题的认识;围绕研究重点,逐步探索实施策略;边研究边实践,相机调整和修正研究的方向和路径。
(五)在同一领域研究情况的创新
《“教学做合一”理念下九年一贯制学校课堂诊断与改进行动研究》这一课题将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针对我校生源流动性强、外地学生数量比例高的特点,以
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
理论为指导,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目前,关于学生关键能力发展与培养的研究颇多,但从搜索到的参考文献可以看出对如何将课例诊断运用于“
教学做合一
”
理论指导课堂教学改进
实践,培养学科
综合素养提升学生能力的
研究较少。本
研究
通过课例诊断和教学改的手段进将学生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落实到单元教学和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组织中,使学科关键能力的研究聚焦于如何将宏观上的
“教学做合一”理念与学生的能力需要融合
,并最终与微观的学科教学、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将理论层面的素养能力目标具象为教师可实际操作的具体行为,从而实现学生学科关键能力的习得,促进科学的学科教学观念形成。
二、实践探索与理论认识
(一)本课题在教育教学实践领域所做的探索
1.稳打稳扎: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课堂诊断标准,技术和方法的研究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使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课程改革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课程改革的意识和理念是否能在课堂中“生根发芽”。我校基于教学做合一理念下九年一贯制学校课堂诊断与改进行动研究这一主课题研究方向,扎实开展“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系列活动。
“活动教学”引领方向。
活动教学是在“促使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观下衍生出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 旨在通过开展更加富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创造。
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发现活动教学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特点有:①灵活设计活动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活动内容的设计是活动教学的关键,形式多样的活动有利于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并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更好地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②确立师生共同目标,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升不是一句空话,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要求教师全面认识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并结合师生有效对话途径,准备相应的活动教学内容,确立师生共同目标。以活动教学为载体,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投入课堂教学中,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③创设化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设计中,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巧妙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通过教学设计系列活动的开展,我们探索出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课堂活动教学模式:①以探究学习为核心的活动教学模式。以探究学习为核心的活动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灵活设计问题,即将课堂教学置于某一真实情境之下,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交流研讨、实验探究等活动,并规定活动的各个环节完成的时间,活动结束后进行激励型的评价和小结。此种活动教学模式注重问题情境的设置,强调还原知识背景,关注核心概念和关键能力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师生有效对话以及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培育。②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活动教学模式。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活动教学模式,由学生自学、阅读分析、证据推理、归纳总结等活动元构成。此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活动时间、内容、方式及评价手段上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活动形式多样,有利于学生各个方面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培育。
(2)“预学案”优化课堂。
在进行了系列围绕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培育的教学设计活动研究之后,我们依据课堂研究进行了深入、纵向的“预学案”研究来优化课堂。“预学案”的研究我们在小学部和初中部开展的活动教学研究的教学设计的基础上,针对初中部的学科教学开展实践探索和研究。通过预学案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发现预学案体现教师为主导,侧重学生自学,设计提示学生自学、思考和评价体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自学,完成导学提纲;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生成问题和学生大胆评价问题,重视知识的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设计并思考研究性、探究性问题。预学案的导学功能充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主动运用知识,引导学生素质提高,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培育学生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
2.磋磨前进: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二度设计的研究。
课例诊断是一种实践研究(行动研究),以“课例”为载体,主体是中小学教师,是以一节具体的课为对象的研究,目的是立足于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改变课堂教学的不良状况,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是回答“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通过借助必要的媒体手段,运用一定观察与诊断技术,理性地对某一活动进行深入剖析和反思,作出较为科学的评价,在积极的互动中寻求更有效的对策,从而进行二度教学设计。
(1)纵向研究:探寻课堂观察和评价的原点。
诊断研究渗透或溶入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多以同伴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要方式,它是一种“面向事实、基于证据、关注细节”的课堂教学分析方法。我们以课题骨干人员为引领,以学科为主阵地,以课堂观察量表为抓手,开展课例诊断与研究活动。诊断思维以“我从这堂课中看到了什么”作为课堂观察和评价的逻辑起点,通过听评课,把教师的思考带回到课堂事实,以课堂里发生的一连串事件作为自己理解课堂、思考课堂、评价课堂的原点。通过学科教研组的听课评课研课活动,不断挖掘课例的纵向深度,不断在实践中提炼、提升,最后形成课例诊断文本化,真正起到以点带面的研究模式,引领更多的一线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依据自己课堂教学展开课例诊断研究工作,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
(2)横向研究:追寻课堂模式多样化。
课例诊断有助于教师发现和改进课堂教学问题与不足,发掘和积累成功教学经验与特色。其实践模式主要有一人同课多轮、多人同课循环、同课异构、互助式观课、邀请式观课和反思式观课等多样化的课堂模式。根据所授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素养水平,关注课堂教学结构的重建,通过课堂观察进行提炼,用“课例诊断”来指导研究,不断调整,寻找符合培育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课堂教学新结构,并研究每个环节实施的具体方法和时间分配。课题立项以来,我校充分挖掘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要素,每学期以教科研组为单位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追寻同课异构、课例研究等多种课堂模式的研究,为课例研究打开了思路,拓宽了研究方法。一线教师在反复的研课、磨课中对自己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培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研究,在针对性学习中不断改革教学实践行为,提升自我诊断和诊断他人课堂教学的能力。
3.淬炼提升: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教与学行为改进策略的研究。
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教与学行为改进策略的研究是我校课题研究的重中之重,采用行动研究法,在实验过程中依据学生原有的学科素养水平,不断调整、改进研究策略及方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更多关注预设与动态生成有机结合的一种有效策略。
征文
促研
:
反思中笃实
自课题立项以来,我校每个学期的传统教科活动
——
星阶杯论文,征文的主题一直是围绕培育核心素养的教学改进策略研究这一主题而展开,每个学期征集到一线教师撰写关于
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
培育的教学论文占教师人数的三分之二。积极引导教师从自身学科入手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教学策略的改进的研究,并根据评比获奖文章推荐发表
,更好地促进教师的科研思辨能力培养。
(2)课堂观察:反思中前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对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有正确的理解和解读,明确课程目标的转变,才能在教学中深刻践行。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走出舒适区、突破知识域、跳出思维圈,以调整、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本课题在教育教学实践成果
三年多来,学校在“教学做合一理念下九年一贯制学校课堂诊断与改进行动研究”主课题思想的引领下,立足学校九年一贯制现状,着力打造“容融”文化理念和品牌,营造“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学校氛围,构建和谐有效的课堂文化,培养活泼健康向上的融雅学子和具有科研精神的融儒教师。我们不断的努力为学校打开了一块块多彩的天地,不懈的追求为学校筑起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执着的脚步为学校迎来了一片阳光灿烂的晴空。
1.营造浓郁科研氛围。在实践上,立足学校现状,着眼于学科知识点、学科基本技能的传授、学习内容重难点的突破。 培养教师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单元设计。提高九年一贯制课堂教学实效,提高教学质量,有力地推进我校的素质教育发展。我们编撰了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教学设计集和课例诊断的案例集,教师理论学习读后感集《足迹》,我们期待通过实践凝结的理论以点带面,在交流与学习中不断改进和研究,力争不断完善我们的教学设计稿,最终能形成校本特色的教学设计集。
2.锻造历练,促进成长。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不断获得提升。2020年至今,我校中小学教师发表论文九十多篇,多名教师开设市区级公开课,十余名教师获得各级优质课表彰。
(三)通过本课题在教育教学理论层面活动的认识
初步形成了九年一贯制学校“
教学做合一理念下九年一贯制学校课堂
”菀坪模式。促进转化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以学科理论和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有助于丰富和发展相关理论,为培育
学生综合素养及能力提升
的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
确立了
“
教学做合一”理念下九年一贯制学校课堂诊断与改进行动研究
具体实施策略。经过实践研究,我们对
“
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课堂诊断与改进
有了一定的经验。通过对
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课堂诊断标准,技术和方法,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二度设计,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教与学行为改进策略的研究,
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我校九年一贯制特色的
“
教学做合一”课堂
的道路。虽然还显得稚嫩、道理也崎岖,但是我们会继续不断地推进实践和研究,力争让
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
的培养真真正正地发生在每个教师、每个学生的身上。
课题研究反思及改进设想
(一)课题研究反思
本课题研究已近尾声,但我们觉得任重道远,有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仍有很多很多。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课题研究的层面过于集中在课题组成员身上,如何调动全校教师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活动中去,真正实现用科研力来提升教学质量是我们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如何营造教科研氛围,调动广大一线教师参加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如何让课题研究的成果更好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 鼓励教师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不断完善自己,并将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让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参观、研讨,开阔眼界,学习先进,改革教学,将多邀请教育行家来校讲座、听课、教研,使全体老师都能受益,使课题实验更有利地开展。
3. 虽然我们在理论上做了一些探讨,在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但限于理论水平和实际经验的不足,研究的效果还是不够理想,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我们希望有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把我们的课题做得更科学,更完善,更有成效。
4.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也遇到瓶颈期,如何更深刻地落实教学做合一实处,如何将教学评一致性做好,这也是我们在接下来地教育教学工作中所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深入展开的工作。
(二)课题研究改进设想
对主题课研究活动的阶段性反思和总结,将课题研究活动落实到实处,指向课堂并对课堂教学产生积极的引领和指导。课题研究组成员进一步明确在开展具体课题研究活动中必须注意理论的指引,以具体案例为依托,自己对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再思考。通过活动开展旨在引导课题组成员积极依托主课题平台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加强反思,撰写教育随笔,在不断反思聚焦问题,架构思路,将科研活动不单单是反思研究之路,更是一条教育之路。今后继续开展课题理论学习、对已有的实践总结经验作一梳理,借鉴他人成功经验。从学校实际出发,对课堂评价、课堂诊断与改进的策略等有更深层次的研究,以期更有效地指导教学,提升质量。发掘学校教育资源,并结合已经研究所得,创新教育手段,与国家课程相衔接、拓展、深化,形成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培育的校本教材。针对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研究取得的实效进行一个定量的分析,以体现研究目标与实践的一致性。
发现问题,是下一步解决问题的开始。我们的实践研究只是围绕“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诊断和改进策略的研究铺开了局面,形成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将不断研究与改进,探索永不止步,依据实践来逐步丰润我们的研究。我们的研究永远在路上。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2021研究事件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