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孩子们又迎来了一次超长的寒假。“停课不停学”,上网课也就成了特殊时期的标配,这对学生与家长来说,无疑是一场自律与管控能力的考验。
那么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上网课?菀坪学校家委会主任吕德莲分享了自己作为一名五年级学生家长的经验做法:
1.家长现身说
●足够的信任
“孩子在上网课时,相信家长们最担心的几个问题是:能否适应网课、能否听懂课程、上课时会不会偷偷玩电子产品、课后作业能否按时完成等等。网课开始的前两天,我跟其他家长一样,担心孩子在家上网课偷完电子产品,为此我还把电脑、手机中的游戏、短视频等软件都给卸载掉,为了防止孩子偷偷下载,我还谎称在这些电子产品中下载了监控设备,只要下载我就能监测到。上班时,我也多次打电话给家里的老人,询问孩子的情况,事实证明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孩子在家不仅能认真地上课,而且确保作业完成后,才离开书桌休息。后来想想,其实大可不必,家长应给孩子足够的信任,以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孩子培养自控能力,而不是一味地由家长控制孩子。”
●有效的约定
“为了让孩子的自控能力得以提升,我们约定,每天课程结束,作业保质保量完成后,允许她玩半个小时的电子产品,孩子很开心,同时,她也说到做到,每天只玩半个小时。”
●及时的巩固
“如何让孩子把网课的内容学实学深,我也是下了一番苦功的。因为白天无法顾及到孩子的学习,我利用晚上的时间给孩子查缺补漏。我会陪着孩子把一些她认为不懂的课程再观看一遍,一起探讨,直到弄懂为止。再根据提交的作业,继续布置一些提优题,让孩子巩固当日所学的知识。周末,休息在家,我会跟孩子一起回顾一周的知识点,让孩子把每科的笔记翻出来再“咀嚼”一遍,该背诵的、该默写的,我们再复习一遍,确保能高效吸收这一周的知识。”
●认真的态度
“在确保学会的同时,保质保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尤其重要,作业完成的好不好,能看出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在这,我必须感谢各科的任课老师,每次提交的作业,老师都能及时批改,并且会给优秀的作业打上“模范作业”的标识,大大提高了孩子认真做好作业的积极性。记得孩子的作业第一次被评为“模范作业”时,孩子的自信心大大提高,并自豪地跟我保证,以后的作业她都要认真完成,争取被评为“模范作业”。同时,只要老师作业一批改好,我立马反馈给孩子,让孩子第一时间知道。”
●丰富的活动
“丰富的课后活动也是必不可少。孩子一天只需要花2-3个小时的时间就能把课程和作业做完,剩下的时间该怎么安排呢?我和孩子一起制定了丰富的课后活动,如体育锻炼、舞蹈练习、画画、阅读课外书籍等等,让孩子的一天丰富多彩。”
2.专家来支招
居家学习,对自律性不强的学生来说,手机和ipad等电子产品又是居家学习的一大干扰,一点不碰绝对不可能,那我们的家长该怎么管控孩子的手机或电子产品?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林老师”教育志愿者(吴江)团队给家长朋友们的三点建议:
1.父母首先要努力管理情绪,做出榜样 。
学生学习自觉的形成,并非来自严厉的管束,而是来自爱。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家长发脾气,并非出于教育的目的,而仅仅是发泄一下自己心中的不满和焦虑的情绪。真正的学习自觉来自榜样的示范、爱与陪伴、尊重。父母要带头不玩电子产品,在孩子居家学习的时段,尽可能多陪伴孩子,你可以看看报刊、翻翻书籍,可以做做单位的工作,也可以与孩子一起探讨探讨线上学习中的难题等等。如你实在喜欢追剧,可以在孩子睡着后追一会。
2. 父母对孩子信任和放手,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对孩子充分信任,父母舍得对孩子放手,孩子才有机会自己做主,才能体会到自我管理的乐趣,才能形成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孩子能做的事,鼓励孩子去做,千万不要去代替。居家学习,正好给孩子这样一个机会,让孩子自己拟定一份手机或电子产品的“家庭使用公约”,制定好后,可以开一次“家庭会议”并表决通过。这样,让孩子自己定的“公约”自己首先做到!
3. 父母做好监督工作并带头遵守。
“公约”制定并不仅仅是规范孩子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行为,同时,也应纳入对父母的相关要求。父母不光是孩子落实“公约”的监督者,同时自身也是“公约”的遵守者,整个家庭齐步走,才能真正落实好。大家坚持按“公约”来做,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觉得每天这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就成了固定观念。一旦形成良好习惯,就不需要别人一再提醒,进而内化为自觉,由被动变主动,这才是自律的不竭动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让我们家校携手,共育共进,
相信不久便会“疫”去春来,芳菲满园,
孩子们重又回到明亮的课堂,一起畅游知识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