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疫”起助力共成长 ——菀坪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师线上培训活动
日期:2022-05-09 00:00:00  浏览量:231

 

为了更好地提升我校家庭教育指导师在“疫情”期间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业务能力,帮助更多的家庭解决因居家生活带来的小摩擦、小问题,构建更加良好的亲子关系,助力孩子健康成长,学校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小学部校内家庭教育指导师积极参加由苏州市教育局主办,苏州市家长学校总校、苏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承办的2022年苏州市“家庭教育名家大讲堂”系列活动,此次活动共安排五场讲座。校内指导师们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了认真聆听。

425日,第一场讲座由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党委书记、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首批认证督导师周红为家长在线支招,向家长深入讲述和分析我们应该如何“懂得”孩子,并在此基础上给予他们助力。让家长借此居家防控的契机,更好的与孩子沟通,一起直面疫情,共同成长。

427日,第二场讲座由苏州职业大学心理学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苏州家庭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张翔为大家主讲,主题为《当“疫情”持续,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张教授深度剖析了疫情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问题以及应该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合适的语言和孩子沟通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429日,第三场讲座是由国务院儿童教育工作智库专家、吉林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心理学博士李兆良主讲的《如何让居家生活充满幸福感》。李教授从“如何拥有幸福生活”入手,结合心理学理论观点,为大家详细剖析了何为幸福与获得幸福感的方式。

53日,第四场讲座由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江苏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网上家长学校常务副校长、江苏省心理学会家庭教育心理专委会主任殷飞主讲的《推不倒,打不散——和孩子一起经营平衡有弹性的家庭》。殷博士从“家庭是堡垒”展开,与大家讨论了和谐家庭的重要性以及我们怎样经营平衡有弹性的家庭。

54日,第五场讲座的主题为《你好 我好 皆好——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辛隐与家长在线探讨了“家庭教育的诗和远方”。黄教授与家长探讨了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家庭教育,希望家长能够保持一颗年轻向上、乐观、追求幸福并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心,找到未来努力的方向,以一种更为积极乐观的心态来看待孩子,改善亲子之间的关系和家庭的生态环境,助力孩子更好地成长。

                            校内家庭指导师线上学习掠影

                                  学习心得体会

          教育,从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开始

5月3日,听了殷博士的《推不倒,打不散——和孩子一起经营平衡有弹性的家庭》课后,里面谈到我们应该如何经营平衡有弹性的家庭,殷博士认为其中有一条是家人情绪要调控得当。关于这一点,我有一点小小的体会。

在一个家庭中,妈妈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远远要大于其他家庭成员,作为一个母亲,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说妈妈的情绪太过于跌宕起伏的话,那会发现自己的孩子情绪也会很难控制,那些连自己的情绪都无法控制的人,他们自然是没有什么成就的,这样的话,家庭很难兴旺。其次,如果妈妈连自己的情绪都难以控制的话,那么家庭氛围也会受到影响,可能爸爸妈妈会有永无止息的争吵,孩子更会深受其害。因此,妈妈要学会情绪的调节。情绪的调节不是不抱怨,而是尽量少抱怨。一旦我们开始习惯了抱怨、指责或者压抑,就不能生发出更有力量的状态,就不会有感同身受、求同存异的能力。如果想要让孩子有更好的发展,希望家庭能够更加和谐,家族越来越兴旺的话,妈妈们就从注意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开始吧。

                                                     

(韦婧)

               建立积极情绪,更好的“看见”孩子

临听了黄辛隐教授的讲座《你好 我好 皆好——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她引导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世界、看孩子。她告诉我们:我们平时如何看孩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所拥有的境界、理念和想法。所看到的世界,就是你所要的世界。的确如此,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很可能是我们因为自身无法拥有而投射在孩子身上的。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应该多反思自身的不足。孩子出现问题,不是一味地指责,而是想想在教育的过程中,自己是否有不当的地方,自己该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帮到孩子,真正的解决问题。我们不管是作为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多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个人特质,自己建立积极的情绪,才能更好的“看见”孩子,才能理解和帮助孩子。我们需要更多地责任心和爱心,去发现孩子身上的真善美,用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孩子一起努力,一起成长。

杜姣

每一个家长,每一位父母,都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成长,才能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让我们家校“疫”起携手,共同引领孩子走向属于他们的诗和远方。